《成功新華流-03/17節目回顧》你見到的可能是虛擬人物 北京率先發掘AI產業價值/大陸網路熱傳《西遊記》動畫短片 AI震驚網友

《成功新華流-03/17節目回顧》你見到的可能是虛擬人物 北京率先發掘AI產業價值/大陸網路熱傳《西遊記》動畫短片 AI震驚網友

470
你見到的可能是虛擬人物 北京率先發掘AI產業價值
進入2024年,虛擬人物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在電商直播間和各種資訊平臺,虛擬主播應用越來越廣泛,他們有的是24小時午休,向消費者介紹直播間商品,有的西服革履,向觀眾播報咨訊。北京是中國最早發掘虛擬人物產業價值的城市,從事虛擬人物相關業務的企業已經達到2805家,預計2025年營收規模將突破200億人民幣,並帶動周邊行業實現750億元的經濟效益。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畢諾,歡迎收看今天的《東方新視窗》……”在編輯機前,位於北京的一家電視新聞中心的編輯,只花了兩三分鐘時間,就讓虛擬人物主播“畢諾-D”完成了一條新聞的出鏡口播。有了虛擬人物主播的幫忙,春節期間,這個覆蓋西亞北非22個阿拉伯國家和地區近5億人口的阿拉伯語新聞臺正常運轉,每天只有兩三個編輯輪流值班。
 
運營總監說,春節期間,幾乎所有出鏡的主播,都是虛擬人物。每天固定的新聞欄目《東方新視窗》,時長大約是十分鐘,一共十幾條新聞。有些只是口播,有些需要主播出鏡。“數字主播方浩明-D是2023年10月啟用。真人主播錄製了一個多小時,不間斷地提供聲音、動作、表情等元素。然後讓AI去自我學習,最終才生成了現在以假亂真的虛擬人物主播。”
 
在編輯機前,動動滑鼠,虛擬人物主播就能按照需要完成出鏡播報。這些過程,在以往,需要記者、主播、編輯、攝像、燈光等等一系列人員到場。一檔十分鐘的新聞節目,一共要忙兩三個小時。有了虛擬人物,二三十分鐘就全部製作完畢。
 
去年亮相的北京新工人體育場,專門開闢了全球首個具備5G超級網路和分離式渲染技術的元宇宙足球互動裝備,讓球迷在元宇宙中體驗成為守門員“侯森”的感覺。大螢幕上,五位虛擬人物“球星”站成一排,逐一發射點球,都拿出不同的射門絕招,球迷戴上VR設備便如同置身綠茵場,可以在疾風驟雨中飛身躍起,撲出淩空飛射的刁鑽點球。研發人說,除了身臨其境的感覺,“球星”每次發球動作都不同,用演算法與真人對抗,讓球迷更過癮。
 
作為最早發掘虛擬人物產業價值的城市,北京去年虛擬人物核心業務企業營收規模約51億元人民幣,這一個數字正在快速增長,預計明年將突破200億。虛擬人物需要變得更聰明,才能成為人類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記者獲悉,大陸一半以上的大模型企業齊聚北京,驅動虛擬人物“智商”快速提升。
 
虛擬人物不是簡單的動畫,貫穿了渲染、建模、動捕等元宇宙核心技術。打造一位栩栩如生的虛擬人物,首先要對照真人進行大量物理特性的採集。“寫實虛擬人物最怕似像非像,對完成度要求非常高,90分都不算合格,必須達到99分以上。”北京市混合現實與新型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利用自研的光場採集技術解決了這個難題,研發人員北京理工大學研究員翁冬冬解釋,這套自研設備可以多角度同時拍攝臉部,獲得高清圖像。從外觀上看,該系統用45個4K高清攝像頭與156盞燈“編織”成一個球形網,對準坐在中間的人拍攝畫面,採集數十個表情便能讓虛擬人物活靈活現。
 
虛擬人物在行銷領域已經開始普及應用。“最近,元美科技公司創始人張鶴不斷收到知名家電、汽車等企業的訂單。這些企業的直播間出售的都是大件物品,不可能把所有產品都搬來,展示環節一度受限。過去一個直播間裝修得花幾十萬,現在一塊幾千塊錢的綠幕就能解決。”虛擬人物技術的加持下,直播間裏除了主播都是虛擬的。觀眾的手機螢幕上,呈現的則是1∶1大小的汽車,車身逼真地反著光,車門可以隨時打開觀察內飾。這臺車介紹完了,主播一秒鐘就能切換成另一臺。張鶴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給客戶省了錢、提高了銷量,我們一單也能賺幾百萬。”
 
虛擬人物是未來人與元宇宙的交互入口。北京企業在電商直播、客戶服務、廣告行銷、媒體傳播、文娛等領域均有標杆性虛擬人物產品和典型應用案例,預計將帶動周邊產業實現經濟效益約750億元。
 
相關負責人說,“北京虛擬人物產業仍處於發展初期,產業規模化仍面臨挑戰。”本市將組織攻關跨平臺、跨終端的數字內容互聯互通技術工具集,加強與大模型創新聯動,降低虛擬人物製作成本與週期,拓展新應用場景,探索虛擬人物使用、流通、交易、版權保護等規則,開展虛擬人物分類分級評估。
 
 
大陸網路熱傳《西遊記》動畫短片 AI震驚網友
 
最近,大陸網路上新出現了一部令人歎為觀止的《西遊記》動畫短片,這部短片由四川的知名博主“AI瘋人院”利用先進的AI技術創作而成。其精湛的視覺效果立即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大家紛紛感歎科技進步的速度之快令人難以想像。
 
這部短片以《西遊記》原著的第一集為創作藍本,全長約3分56秒,生動描繪了孫悟空的來歷,他是如何從一只石猴到拜師學藝的精彩過程。這位博主姓馮,有15年動畫製作經歷。他表示,如果按照傳統的人工製作方式,完成這樣一部短片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但借助AI技術的幫助,他只用了短短一周就完成了。他感慨地說:“現在有了像文生視頻模型Sora這樣的工具,許多曾經遙不可及的事情在未來都將成為可能。”
 
視頻中整個天庭識別度極高,宮殿群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屋頂覆蓋著金色的琉璃瓦,陽光下閃閃發光,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花果山則充滿了寧靜與和諧。鬱鬱蔥蔥的樹木、飛流直下的瀑布、古樸典雅的石橋,共同勾勒出一個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視頻還展示了孫悟空駕舟渡海、來到城鎮、前往靈臺方寸山等場景,引發網友嘖嘖稱奇,“這個視頻真的太震撼了!AI還原的《西遊記》簡直絕了!只看開篇就已經被驚豔到了!”“場面確實震撼,希望UP主可以繼續沿著劇情更新,贊。”
 
除了《西遊記》外,馮先生還用AI生成了絲綢之路、龍生九子、克魯蘇神話等視頻動畫,目前他在抖音上有超過十萬粉絲,收穫了超過百萬點贊。在評論區,網友們驚歎之餘,也有人詢問這是如何做出來的。馮先生告訴記者,用AI生成視頻需要四步:構思、用文字生成靜態圖片、讓圖片動起來、整理剪輯。
 
“第一步肯定是構思,以《西遊記》第一集為例,從混沌初開到石猴出世再到拜師學藝,首先就要確定一共需要多少個畫面、多少個分鏡。”構思這一塊看似需要“腦洞”,實際不然,馮先生表示,自己會使用ChatGPT分析原著文字,讓AI幫自己規劃一些分鏡方案,然後自己再從中找到合適的。有了分鏡規劃後,用AI繪畫軟體把想要的畫面畫出來,然後再用“圖片生成視頻”軟體讓這些畫面動起來。這兩個過程中,一般會產生大量的廢稿,“目前AI很難完全理解我的意思,無論是圖片還是動畫片段,隨機性都比較大,每次我都會用AI生成很多,在這些素材裏面找到合適的再進行下一步。”
 
“剩下的就是把素材放到一起剪輯了,臺詞我會自己想好,然後使用AI配音。有些特殊角色我會自己配, 用變聲器變聲,在剪輯的時候還可以再用聲音特效打磨一下。”再加上轉場、背景音,一部由AI生成的動畫視頻就誕生了。
 
有網友表示,想看打鬥場面,但目前AI生成視頻還有許多限制。馮先生說,“在兩年前就使用過穀歌發佈了一款AI繪圖模型,那時候AI繪圖極其抽象,生成的畫面支離破碎。比方說畫一個人,AI能畫出五官,但是五官會非常扭曲,那時候大家都在批評,說這個軟體只能畫恐怖圖片。但是在去年底的時候,這個模型更新到第四版,進步就很大了,當時自己還受邀參加了內測。”馮先生介紹,如今這個AI繪圖模型已經進步到可以畫卡通、素描、水彩等多種風格,並且在細節處理上也更進一步,“例如衣服上的繡花,甚至鑲金絲線都能畫出來。”
 
“AI繪畫問世以來引發過很多次爭議,插畫師們認為AI用自己的作品進行訓練,現在倒過頭來搶自己的飯碗。”馮先生坦言,AI技術的迭代確實影響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樣,一旦被打開,再要關上就不可能了,再去抵觸它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就拿這次發佈的《西遊記》動畫短片來說,一共用AI生產了三千多張圖片,最後選擇了約一百張,放在以前的話,哪怕是資深畫師要畫出這些畫肯定需要半年,至於要讓畫‘動’起來那更是天方夜譚了。”
 
在後臺,有不少網友留言想看《西遊記》中的打鬥場景,“目前AI生成視頻還有許多限制,以目前的技術還做不到。”馮先生表示,許多之前做不到的事情,現在AI能夠做到了;現在做不到的事情,說不定未來哪一天也能做到,“等到AI足夠強大的時候,我肯定會滿足網友們的要求的,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除了在視頻領域,AI在繪畫領域也取得長足進展。Google最新發佈的AI繪圖模型,可生成素描、水彩等多種風格圖像,細節處理更加精緻,“衣服上的繡花、鑲金絲線都能畫出來”。知名畫家陸奇高度評價該技術,認為它極大激發了創作靈感。
 
此外,OpenAI最新開發的視頻生成模型Sora,根據文本等在1分鐘內生成高質量視頻,功能強大。大陸知名互聯網企業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預測,Sora可能在1-2年內實現AGI(通用人工智慧)。業內認為,這預示著AI會顛覆創作領域格局。
 
借助AI,創作者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將想法實現。但也有專家指出,過度依賴AI可能削弱創作能力。此外,訓練AI模型所用的數據集也引發抄襲、侵權等爭議。監管仍需跟上技術發展。
儘管AI創作日新月異,仍存在諸多難點。當前AI生成內容的隨機性大,成品率不足50%,需要大量手工篩選。此外,過渡使用自動生成文字和圖像也面臨被搜索引擎識別風險。
 
AI會讓更多創作者“失業”嗎?調查顯示83%的專業畫師擔心AI會搶佔工作機會。但也有觀點認為,AI會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創作者可以更專注於創造性工作。
 
監管方面,業內呼籲建立數據共用和演算法審查機制,保護知識產權,確保技術健康發展。同時,創作者也只能主動擁抱新技術。AI技術正在重塑內容創作模式,對行業影響深遠。當下積極推動技術創新,並加強監管與協作,實現創作者、科技公司與公眾的共贏。